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25号提案的答复
    (以人为本,高质量推进南京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发布时间:2021-07-26 11:19 来源: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建南京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以人为本  高质量推进南京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案收悉,该提案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为此,向贵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经研究,现就提案办理工作答复如下:

    2016年开始,南京启动新一轮的老旧小区整治,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282个,房屋11266幢,受益居民39万户,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非常认同贵单位提出的,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由于缺少高位规划统筹,尚没有解决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不足等先天问题的途径,且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整治范围不合理的问题;二是在老龄化的压力下,老旧小区以适老性功能为重点的宜居要求亟待加强;三是与环境和功能的显著提升相比,对老旧小区的历史文化和社区活力关注不够;四是缺乏制度上的相应创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参与主体与方式较为单一,完全由政府投入的实施模式对财政压力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贵单位的建议,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政策,建立组织架构。一是印发《关于推进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老旧小区的改造模式、资金渠道、规划土地支持政策等方面内容,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包括大片区统筹改造模式、跨小区项目组合改造模式、小区内自我改造模式、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改造模式等四个改造模式,建立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提高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的实际可操作性。二是据国家、省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要求,对我市老旧小区进行调查摸底,梳理全市老旧小区总量,以及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我市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编制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让改造工作更有系统性、计划性、公平性、时序性。

    二、适老爱老,突出精准改造。一是注重适老化改造。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每百户15-20平米的标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小区新建或者依托社区配置养老服务用房,配置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点,适当增设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休息座椅、阅报栏、健身器材等休闲服务设施。此外,在小区主出入口设置平面示意图、楼牌、门牌、道路指示牌等,便于老年人辨识和记忆;增加、修复或更新安全技防设施,整修或更换楼道电子防盗门。二是注重无障碍改造。在改造的小区内,对道路和建筑物因地制宜实施无障碍改造,如无障碍坡道,圆弧转角等。走廊、楼梯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稳固、构建完备的安全扶手。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改造过程中,对管线进行适当迁移,为加装电梯预留位置。三是注重软实力配套。除硬件设施的改造之外,还注重软实力的配套,以改造工程为契机,有条件的小区引入规范化物业企业,落实标准化物业服务,为小区居民提供诸如便民管家、上门托老、日间照料、喘息式照护和机构式照护等服务。

    三、保护历史,注重文化设计。南京有许多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方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要按照省级宜居街区和宜居住区的要求,在项目前期摸底调查时,我们要求参建单位邀请社区与群众代表在共同座谈的基础上实地走访查看小区,在充分了解居民需求,以及区域特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设计规划方案。在方案公示阶段,坚持二次公示制度:第一次以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第二次以图板公示方式征求意见。通过以上方式,外墙颜色设计可以较为广泛地采纳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尽量的贴合周边区域色彩。改造的时候,在注重风貌协调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把这些历史街区的历史信息保留下来,做到应保尽保,争创省级宜居街区和宜居住区荣誉。

    四、多元投入,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明确居民出资、财政支持、各部门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介入等多种资金筹集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金融服务力度,优化贷款流程和授信进度,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共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财政资金重点保障基础类改造项目,涉及个人的如门窗节能改造、加装电梯、户内绿色装修等改造项目鼓励居民直接出资。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建议和指导!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2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