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第0337号建议的答复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31 09:22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卞桂花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关爱、教育与辅导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全面开展心理教育。在全市中小学落实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情况纳入市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指标。指导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创造注重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实施中小学生心理支持“六件实事”,要求学校面向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关怀行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二是定期进行心理摸排。要求全市中小学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普查,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筛查出重点关注对象,为每名重点关注学生制定科学并具针对性的跟进措施,定期分析其心理行为变化,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将是否为留守儿童作为心理普查时重点了解的情况之一,指导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主题团辅等活动。完善市-区-校三级校园危机应急处置工作体系,提高校园心理危机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完善心理援助体系。市教育局建立并完善“陶老师”工作站、各区分站和学校心理辅导室三级心理援助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六合、溧水、高淳等区,加强指导和支持力度,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和督导,并设专项资金进行补助,保障“陶老师”工作站96111热线24小时不间断开放,同时,12个区分站志愿者到岗,全天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开放热线咨询。四是加强心理师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认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3597人、心理咨询员1307人,要求40周岁以下班主任及入职5年内教师必须全部接受24学时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班”培训,培训中设置有如何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专题。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专业督导、后续培训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持续开展教学、辅导案例等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学校组建家庭教育工作站、各区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市级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下设家庭教育专家引导团、教师志愿服务团、“五老”关爱团、家长互助示范团。定期向社会、家长、学生征集家庭教育问题需求,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研判,组织陶老师工作站、社会专业人士、教育专家名师进行面谈交流、解答回复。汇编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为各级各类学校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发放《致全体学生家长一封信》,编写《守护希望之心》,录制系列心理专题教育课程,购买家庭教育专题课程放在南京智慧教育云平台“金陵微校”栏目中,为家长提供丰富的线上家庭教育资源,提供专业指导。

    2.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体系。市民政局联合市各相关部门积极构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困难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017年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1月十一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由民政部门牵头,27家成员单位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由市未保委统一牵头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现街道和社区100%配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督导员完成协议签订,统一挂牌上岗。目前全市范围内,镇街儿童督导员共116人、村居儿童主任共1246人,二是开展摸排关爱。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预警排查制度,动态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每人建档,所有留守儿童完成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的签订,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助、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如,六合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社会组织在全区范围内走村入户开展困境儿童调查评估,对需要帮助的农村留守儿进行精准帮扶。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购买困境、留守儿童情况审查评估项目,开展全市12个区未保工作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对留守儿童全部进行家访和电话访问。组成专项督导小组,在全市开展困境、留守未成年人督导走访。各区提供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兴趣培养、四点半课堂、寒暑假临时托管班。

    3.助力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政策,推动全市就业创业政策城乡统一、同城同标,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职业介绍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一是充分开发就业岗位。每年一季度,全市集中开展春风行动,举办百场现场招聘会,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渠道,助力农民实现就业增收。今年疫情期间,推出线上春风行动,保障农村劳动力“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帮助2.2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二是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一是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合伙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创业群体,其中农民返乡创业者是重点扶持对象。贷款期限延至三年,按时还本付息后给予全额贴息;二是符合条件入住当地政府设立或认定创业载体的,可提供30平方米免费场地或给予场租补贴,在创业载体外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给予每个月不超过800元的场租补贴;利用自有房产创业的,给予每月300元的基本运营综合补贴。

    4.引导开展特色亲子活动。2021年寒假,市教育局开展“一份特殊的‘家庭寒假作业’——亲子创意年大Jia一起嗨”活动,引导全市中小学生过一个有意义有趣味的春节。以假期特殊家庭作业方式,鼓励发动中小学生家庭、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只有春节父母才会回家)开展小发明创造,家庭红色教育,亲子研学探寻,亲子阅读运动、娱乐美食,家庭角色互换、家庭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在欢度愉快假期中传承传统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积极健康心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区、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近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风险点并研究对策。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摸排和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增强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效性。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引导全体教师自觉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创造关注心理健康、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指导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2.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坚持监护兜底,通过机构收留抚养、临时监护、同意监护、指定监护等,确保每名儿童得到有效监护。2021年计划新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15个。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保障纳入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心理关爱服务力度。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工作机构和志愿服务队伍。2021年计划每个区至少培育孵化4家以上儿童服务类专业社会组织。

    3.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将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由政府牵头构建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合预警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衷心感谢您对南京教育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