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王玮代表:
您提出的“南京中小学深化智慧教育创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的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24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5〕142号),2015年,我市开始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实施。2016年,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率先、三提升”的目标,市教育局正式印发《〈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行动方案》,对照方案要求,扎实推动智慧创新工作。
一、近年来已完成和正在做的工作
(一)关于全市智慧教育的实施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级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达1.7亿元,市区两级教育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约55亿元。为我市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中连续五年名列全省第一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智慧教育发展成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网络基础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完成市级教育数据中心提升工程和区级教育数据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认证机制、基础数据、功能体系不断完善,平台数据壁垒逐步打通,为教育大数据应用奠定基础。全市“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网络宽带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均达到100%,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超过90%,管理平台和资源服务平台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2.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从2016年开始,我市确定了“标准化建设、均衡化推进、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加大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各区也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将其纳入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督导评估中,制定了智慧校园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将目标和任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在市、区、校三级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20年底,我市共建成650所市级智慧校园。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100%基本建成智慧校园。我市10所中小学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3.创新融合不断深化。我们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推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转变。近4年,全市一共建设了5个创新教育区域中心和107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支持下的区域治理典型案例、“云上德育”南京模式、农村小规模教学点多功能数字学习中心装备策略、网络学习空间十大样本、基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教育生态圈等5大创新成果。2020年,我市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项目的研究,重点对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教育环境等四大领域开展实践和研究。该项目已与今年6月11日结项,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样本。
4.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成果彰显。“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制作省名师空中课堂、“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等学科资源3.8万余课,涵盖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年级和学科。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市的部级优课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导向,疫情期间的资源点击量达到1.34亿次,为“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大作用。
5.网络安全态势持续向好。近两年来,我们一手抓网络安全体系化建设,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市、区、校三级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制定中小学网络安全基线;另一手抓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责任”的原则建立了市区两级责任体系,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直接负责人牵头抓”的网络安全领导责任制,将网络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探索从校内校外的一体化闭环的实现路径和抓手,为孩子、家长、老师确实减负增效提质”相关工作
我局打造的“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导向,实施省、市、区、校四级联动,名区、名校、名企联动,手机、电视、网络联动,以多元联动,增强在线教育实效,以数据为支撑,为孩子、家长、老师减负增效服务,我市不断提升“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的服务能力,探索常态化运行机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三)关于“发挥带头标杆,促进教师对于协作式学习、项目制学习、跨科学习的探索,对于优秀课题和实践建立奖励和推广机制”相关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市6.5万名专任教师达标。在此基础上,分17批对全市所有中小学一把手校长进行了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举办学校首席信息官、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课程体系。
我局还积极开展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和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发优质学科资源。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建设应用,推动线上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认真研读了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深化智慧教育创新工作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我局将加强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全市教育网络统一规划建设、协同运行管理。教育部门、学校要全部接入教育专网,市、区、校三级教育网络实现安全高速互联互通。积极推进5G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应用研究与实践。开展市区两级教育数据中心升级工程,提升数据中心基础支撑服务能力。升级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以师生基础库为标准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交换。
2.加快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主动对接省级教育大数据中心,整合全市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构建数据交换共享体系,实现全市教育数据管理高效和统一。
3.稳步推进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稳步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推动师生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做好与已有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空间数据的汇聚共享及学习数据的采集分析。加强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通过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指导师生、管理者和家长学会使用空间。
4.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紧密联系教学实践,创新方式,切实提高实效性。开展新一轮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化专业人员指导能力培训。探索开展教师大数据应用能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培训,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衷心感谢您对南京教育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