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卞慧敏代表:
您提出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更多优质高中,提高普通高中录取率,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增量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发展,坚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进一步扩大高中教育资源,满足我市学龄人口快速增长对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2018年初,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全市普通高中布局优化总体方案(2018—2023年)》,通过优化布局结构、增加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等举措,建立全市普通高中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扩建项目库,将学位供给增量落到实处。根据《方案》,预计到2023年,全市将新增高中教育用地约1470亩,新建高中学校(校区)15所,改扩建高中4所,预计增加高中学位约3万个。其中包括南师附中等5所市直属高中外扩工程和区属高中提升工程,将有效增加全市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二、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
我市坚持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支持举办具有办学特色的民办非营利性高中学校。2018年以来,全市新增南外雨花国际学校、南外方山分校、南京泰晤士学校、南京汉开书院学校、南京书人实验学校、南京金地未来学校、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六合区励志学校(高中部)等8所民办学校,均含有普通高中办学层次。这些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课程设置、优美的校园环境,为我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办学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持续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南京是省会城市,在宁高校院所较多,人口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广大家长对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愿望比较强烈。近年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关于做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年高中阶段学校生源数量情况、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情况,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对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持续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规模。2021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报名共计5.44万人,我局编制了3.31万个普通高中计划和1575个综合高中计划,占报名人数的63%以上。
四、深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凸显。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也配套印发了相关落实文件,将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增加至11门课程。省教育厅为了顺应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进一步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形成与职业教育配套的学生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局按照市政府“4+4+1”的产业布局要求,全面优化我市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建立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16个专业学院。同时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以及高校专家指导专业学院的发展,通过产教融合以及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加强与企业对接,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氛围。我市还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路径,通过体系化项目培养、对口单招考试、专转本考试等六大途径,实现南京市职业院校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渠道。据统计,2020年全市共有2000多名职业院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
五、落实相关税收和用地政策
我市税务部门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要求,将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宣传,优化税费服务,确保相关纳税主体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对取得办学许可证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的,免征契税。市规划资源部门将全面落实《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将民办学校新增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新增用地规划,鼓励优先盘活现有建设用地,根据民办学校营利属性按规定供给土地。根据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和小区配建教育需求,及时安排保障新增教育用地,主动对接协调相关教育建设项目进展,推进解决相关涉土涉规问题,通过“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等形式做好供地服务。加强对开发商代建中小学的监督管理,确保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要求如期移交项目所在地教育部门。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全市教育资源布局,持续推进高中教育资源增量,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改扩建项目进展,配齐配足师资队伍和相关设施设备,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更好的高层级教育,为我市创新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感谢您对南京教育发展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为我市教育工作献计献策。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0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