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林玮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改进文商旅融合方式,提升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形象”的建议收悉,我区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秦淮区瞄准“特而精,最南京”的目标追求,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国家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以“挖掘故事线、设计旅游线、打造产品线、推出消费线”为核心,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景区建设管理、优化提升景区功能品质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吸收文商旅各类要素,以五个“融合”为抓手,助推夫子庙地区文商旅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以文化彰显引领融合。始终把彰显文化特质、放大文化魅力作为文商旅融合的主旋律。在夫子庙核心区打造“儒学+科举”两条文化中轴线,整体搬迁市中医院和5个小商品市场,建成中国唯一的地下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状元大讲堂、祭孔大典、状元巡游等现象级产品。在周边街区挖掘历史人文典故,编排《乌衣巷》《桃花扇》《金陵寻梦·夜瞻园》等文艺演出,用有温度的历史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引流,让老城南成为外地游客在南京的第一旅游目的地,本地市民的第一文化休闲地。
二是以环境改善服务融合。立足“新、净、亮、绿”四个关键词,于方寸之间精雕细琢,井然有序地实施微更新、微提升,夫子庙重现“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妙趣景象。在秦淮河东五华里夜景提升、大石坝街等主街整体出新的基础上,开展周边道路环境整治,门头店招实现统一规范,沿线杆线全部下地;亮化设施提档升级,景观小品加快布局,街区绿化覆盖率达20.8%;步行街实施“五分钟”保洁法,确保市容整洁有序。“水光潋滟秦淮柳,桨声灯影画中游”成为景区的真实写照。
三是以业态提升带动融合。为充分发挥景区丰富人文资源的优势,《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条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条例》充分采纳各方意见,从体现文化传承、突出历史韵味的角度出发,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利用、景区业态品质和文化内涵的提升作为本次条例修订的重点。政府和社会投资人设立20亿文旅并购基金,通过新进管控和存量消化,对街区400余家商家企业开展分级调整和定向置换。聚焦新业态,整合并购4万平方米载体,引入一批“首店”“旗舰店”“网红店”,建成电影博物馆、汉服体验馆、雨花石艺术馆等一批情景式消费门店,成功打造3条网红街区。聚焦老字号,对莲湖糕团等7家老字号品牌内核加强挖掘,通过文化演绎、史料展陈、场景体验等手段,激活老字号商业基因。聚焦“特色化”,打造全国最大的科举文化主题文创产品集散地——“秦淮礼物”,推出“状元郎”等系列文创产品8000余款。
四是以夜间经济助力融合。围绕购、食、宿、游、娱、读、健七类业态,推出“桨声灯影夜游秦淮”“科举博物馆奇妙夜”“水平方夜光森林”等72个特色项目,进一步延长科举博物馆、秦淮游船、江南贡院等景点开放时间;结合现代科技,推出沉浸式演出、灯光秀等文化活动,布局秦淮河畔小剧场群;鼓励特色民宿业发展,棋峰试馆、夜泊秦淮君亭酒店等文化主题酒店一房难求,夜游秦淮、夜宿秦淮成为游览南京的又一魅力所在。
五是以重大活动促进融合。以秦淮灯会为媒,与50多个国家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并与马六甲历史街区结为友好街区;连续5年参加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活动,推出“桨声灯影秦淮河”国际论坛,秦淮河与塞纳河、圣安东尼奥河等结盟互访;步行街创建成果精彩亮相第二届进博会,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特征、统一集聚的商旅资源以及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向世界展示“风雅秦淮,自有腔调”的独特风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围绕“最南京的老城南、不一样的夫子庙”定位,以争创全国唯一的囊括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商(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旅(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最高奖项的街区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一是在体制机制管理方面实现新突破。按照市委、区委要求,构建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调度机制,切实扛起片区统筹管理的责任。制定国家5A级景区整体管理方案,切实将瞻园、中华门城堡、门东等纳入管理范围。实施全景化城市管理,建立起以管委会为统筹、街道为主体、部门为保障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二是在推动重点载体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启动西街项目,统筹城墙博物馆、南京名人馆、越城天地等重大项目,将中华门外国际文化旅游功能区全面链接。坚持策划先行、招商先行,将原门东东延、原周处读书台等一批文化保护项目变成文化旅游的产业项目。围绕新文旅展演、新文创灯会、IP文创产品研发经营与腾讯等合作伙伴开展全面合作,助力打响新文创品牌。
三是在加快业态提升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业态调整,做好“减商、增文、扩居、提品”文章。引导住宿业态有序发展,力争占商业设施比例超过15%,打造白鹭洲大酒店等一批文化主题酒店。推出街区、景点VR情景体验服务,引进一批“网红店”“首店”。推进“文字头+潮流店” “老字号+新零售”“白观光+夜体验”等多业态组合。推动老字号经营创新,鼓励零售、餐饮行业老字号企业跨界融合,促进文商旅业态融合发展。立足市场主体,打造“夜享秦淮”主题IP,推动老字号企业主动参与夜间经济发展,营造活跃消费环境。
四是在增加夜间消费产品供给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整合景区现有资源,拓展夜间艺术展演空间,通过打造夜肆、夜间表演和延长景点开放时间等方式,增加夜间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消费能级。对接国内顶级IP,推动线上流量与线下流量互动,促进秦淮传统灯会的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放大“天下第一灯会”品牌的溢出效应。策划“秦淮客厅”等文化科技旅游集成类活动,促进文商旅产业链的拓展延伸。
五是在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放大“四区联动”“三区共创”等一批独特经验;进一步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推进“国创园”向工业设计集聚,“1865”向文创旅游集聚,“广电·越界”向数字传媒集聚,“悦动·新门西”向物联网集聚,“无为”向短视频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壮大门西“城市硅巷”、门东“融媒体”、西五华里“网络文学”、核心景区“文创文博”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效,当好金牌“店小二”,打造营商环境最佳文化园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秦淮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6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