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第0016号建议的答复
    (下大力气抓好公办义务教育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31 09:03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沈时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下大力气抓好公办义务教育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与我们正在推动的“五项管理”“双减”工作不谋而合,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1.全面加强学校作业管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市教研室制定《南京市中小学深化作业改革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区、各校完善作业统筹制度。鼓励布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改进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等各个环节,优化作业设计,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注重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答疑辅导。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2.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自2018年起,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师德建设年”工作,三年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工作经验,形成了工作品牌,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在学习教育上,打造了“南京教育好故事”等系列宣传教育项目,每年开展师德评选表彰;在工作措施上,在省内率先下发师德工作意见,推行常态化教师师德档案,师德工作评估;在监督管理上,面向社会聘请师德监督员,开展第三方师德调查;在师德培训上,形成了模块化体系,师德教育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融合;在违规查处上,做到有投诉必严查,查实必处理,注重失范教师源头管控和后续跟踪管理。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开展“前线有你、孩子有我”——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开展个性化送教服务等,体现南京教育担当。以南师附中孙宁生老师支教为原型的电影《彩云深处》公映。2021年起,实施南京师德建设“456”提升计划,明确了新时代南京师德建设的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探索建立比较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呈现新风貌。

    3.不断提升课后托管服务水平。为解决放学后部分学生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自2017年开始,南京市在全市小学全面推行“弹性离校”工作,为学生提供放学后免费延时托管服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到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弹性离校”工作,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在服务时间上,把家长接学生时间统一延长至六点,对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走的提供延伸性服务。在服务内容上,除组织集中写作业、看课外书等活动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成立科技、体育、艺术等兴趣小组,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每生每周一般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40分钟。四年来,全市小学“弹性离校”实现城乡、学校、年级全覆盖,服务规模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参与学生人数近23万人,约占全市小学生总人数的一半。

    4.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针对南京校外培训机构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市于2018年至2019年3月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关停一批、整改一批、发展一批”总体要求,完成专项整治。2019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9〕18号)正式下发,进入了长效监管阶段。疫情暴发以后,我们一方面严格复工验收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复课后的督查巡查,包括网格员日巡查、区飞行检查以及“四不两直”抽查,对防控不力、教学行为不规范的机构进行现场整改。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目前,我市已成立“双减”工作专班,正进一步落细工作举措,尽快推动国家要求在南京落地。

    5.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要求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切实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深入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完善家校共育协同机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进一步从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深化师德建设、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等多方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品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感谢您对南京教育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指导,期待您继续为南京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