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第038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纳入课程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30 14:01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常小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纳入课程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健康南京2030”规划纲要》《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进一步增强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做法如下。

    1.提升硬件建设,加强物资保障。自2016年启动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作以来,全市学校按照硬件标准和管理要求,创建标准化卫生室,并为卫生(保健)室配备了紫外线臭氧消毒一体机,及若干个多媒体播放器等专业设施设备,同时配备了120台AED,持续强化物资保障,不断改善卫生室硬件条件,为学校开展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市红十字会分步推进学校AED机设置和培训,将设备投放在南京市大、中、小学处,满足学校对AED机不断增长的需求,辐射社会需求。

    2.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人才保障。从2012年起,我局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救护师资培训,通过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开展专业培训,指导教师和学生们进行急救演练,力求学校中一定比例的教职员工掌握,让更多的师生都能掌握AED机的使用,发挥AED机在学校急救的作用。截止2020年,共培训447名教师,经过考核,289名教师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书》,158人取得《急救员证》。此外,每年我局组织校医(保健教师)上岗前培训工作,将应急救护列为培训的内容,近三年已培训420余人。在每年市、区两级校医(保健教师)业务培训中,都将应急救护作为培训内容,每年培训600人次。有些区在新教师上岗培训中加入应急救护内容。2019年4月,为全市120所拥有AED设备的学校校医(保健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培训。我局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医(保健教师)参加由市总工会等四部门开展的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扩大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应急能力。中小学普遍开设应急救护、红十字社团,由校医(保健教师)以及市、区红十字会选派的志愿者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普及等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暑假军训时间,面向所有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学生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七年来累计受训学生已达14万多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主要以社团形式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教育,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意识。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在每年的5月8日“红十字会日”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传播力度,定期播放公益广告和有关应对意外事件的教育视频,并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各种形式,普及现场急救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应急救护培训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急救知识技能的传播。先后举办中小学师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小学应急救护大赛(亲子赛)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及家长急救意识和提升急救技能。

    下一步,我们还将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市、区教育局将继续投入资金,加强学校应急救护硬件建设,提供物资保障。二是继续与市红会、市妇联、市卫健委等部门配合,培训救护师资和急救员,加强急救设备使用培训,为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普及教育工作提供支持。三是继续在高中阶段做好高一新生军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社团、实践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教育。四是继续举办中小学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全市学校覆盖面,让更多的师生、学生家长参与进来,促使一批批合格的救生员成为院前急救的主要力量,提升健康素养。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关注,您的提案建议将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欢迎您再次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