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第0469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文博旅游场所错开闭馆闭园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9 17:19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陈希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文博旅游场所错开闭馆闭园的建议”收悉。经由我局会同市绿化园林局、市旅游集团办理,现答复如下:

    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每周闭馆闭园一天的做法,由来已久,在欧美国家博物馆中早就有所实行。国内自上世纪70开始,国博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大博物馆开始实行周一闭馆,自1985年后,全国大部分博物馆也逐渐形成每周一闭馆的“惯例”。

    以博物馆为例,选择周一闭馆的原因主要是,经过多年数据统计和分析,双休日承载大客流压力后的博物馆,在周一时参观人数会有明显下降,同时博物馆软、硬件都非常需要“休整”。博物馆一般在闭馆日会安排一些不适宜观众在场的工作,比如加紧对展品、辅助设施进行保养,对文物进行修缮调整保护,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与检查,对展馆环境进行消杀检测。同时组织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组织座谈交流,收集汇总游客最新最迫切的需求,及时反馈优化服务。人和物的“休整”都是为了日后给参观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为公众提供更好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服务。旅游景区大体上也是基于以上原因做出类似选择。

    不过从南京60座备案博物馆的情况来看,分散在主城6区和3个郊区的20座非国有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全年开放,南京城墙博物馆、天文历史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明孝陵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等,还有部分高校博物馆周一是对外开放的。就景区而言,我市2个5A级景区以及玄武湖、雨花台、牛首山、栖霞山等4A级景区绝大数景点周一也是开放的。

    诚如陈代表所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景区旅游服务也有必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旅游服务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表”,扩大公共文化、景区旅游资源共享面,积极推行错时开放,以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也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因此我们考虑在全市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提倡进一步优化调整错时开放,具备条件的可以延时开放。

    一、主动优化调整。全市文旅系统直属的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积极调查分析周边文博旅游资源开放运行情况,综合研判与临近的文博旅游资源错开闭馆闭园安排的整体效益,主动调整开放时间,优化运营机制,具备条件的可以缩短闭馆闭园日时长。有成熟方案的继续做好延时开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二、提倡错时开放。除闭馆维修等特殊情况,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均应全年向公众开放(预先公示的闭馆日除外),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应闭馆。提倡其他行业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综合考虑季节、节假日等因素,建立错时开放机制,因地制宜推迟上午开馆时间,顺延闭馆时间,为上班上学群体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参观展览等提供方便。

    三、坚持常态开展。认真总结错时开放工作经验,适时开展效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决策,动态调整工作方案,使错时开放工作富有本单位特色,符合本单位实际,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错时开放常态化。全市将适时开展延时开放优秀案例评选,进行示范推广。

    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优化调整开放时间,真正体现惠民、利民、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理念,可以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下一步我们还将提倡推进延时开放,建议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大力推进延时开放,在有财政支持的前提下,试点在夏秋季、重点节假日期间,开展延时开放服务,对公众需求较大的部分基本服务项目实施夜间开放服务。对于已经实施夜间开放的单位,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