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589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建立健全共享单车投放、回收、评级等机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20 17:12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马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共享单车投放、回收、评级等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围绕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市交通运输局和公安交管部门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目前,有3家共享单车企业在我市运营,日均使用量约30万人次。共享单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提供了便利,但车辆破损和乱停乱放问题也影响了城市环境。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共享单车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共享单车运营秩序有了一定的提升。

    一、关于健全共享单车日常管理机制的建议

    2017年,根据我市《关于引导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分管领导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管理合力,推进共享单车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建成使用共享单车运营监管平台,运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共享单车日常管理。通过平台对企业车辆数量、位置等运营信息实时监控,相关数据与市城管和交管部门共享。开发微信小程序推送车辆积压和破损情况,督促企业提高车辆运营调度效率。2019年,引导共享单车企业进一步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将骑行人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用户负面清单,通过行业共同限制失信人员使用共享单车,提升市民安全文明用车意识,共同维护单车市场运营秩序。

    二、关于健全共享单车企业运营服务评价机制的建议

    根据我市《意见》要求,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城管和交管部门制订《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经营服务评价指标》。从经营管理、部门评价、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一段时间内企业经营服务状况,对社会评价分配了较大权重,突出强调社会公众对共享单车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于2017年12月份实施,每半年开展一次企业经营服务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向社会发布,引导市民择优选择使用。根据企业通报考核评价扣分情况,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履行好主体管理责任,加强车辆运营管理。

    三、关于健全共享单车投放及回收机制的建议

    根据单车运力规模评估结果,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共享单车上牌制度,通过总量控制加强共享单车投放管理。企业车辆投放前必须向市城管部门申报运力投放方案,购买车辆保险并取得市级交管部门发放的牌照,市城管和交管部门对违规投放的车辆开展整治清理。与企业签订车辆取回承诺书,对企业未履约逾期不取回的车辆,联合市司法部门研究后续处理程序,建立公告报废制度依法处理。

    针对您提案中提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是协调各区组织停车管理力量,结合抗疫工作,对所辖区域的共享单车的数量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分类统计数据,为下一步建立区域平台数据统管模式,构建运维、应急、运营一体的管理架构做准备。(2)是完成共享单车数据的清洗和接入。三月底,各企业按照“应接尽接、数据准确”的要求,将主城六区各企业路面所有车辆信息全部接入市交通运输局客管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平台。平台显示的数据作为路面检查和评比的依据,今后,对路面无信息车辆将视为违规投放车辆进行清理。四月底前,完成数据全部接入,五月份,联合市交通局、市公安交管局进行数据复核。经沟通市交通运输局客管处对全市范围内的单车数据进行梳理,中间发现数据编码存在缺位现象,目前相关数据已经梳理清楚。(3)是做好区域范围管理力量调整工作。结合各区域管理的特点,细化调整各企业自身的运营和运维力量,确定跨区运维和区内运维的区域。按照不少于万分之十五的比例(运维车辆数不少于百分之二十)运维要求,认真组织计划。建立各区运维小组,确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各区每月不定时对各企业运维人员(车辆)进行一次抽点,按照运维人员(车辆)数和监管平台显示共享单车数据的比例(上下浮动百分之五)进行核减。五月底,已集中组织两次运维人员抽点,主要存在“130”工作机制(1 分钟内作出响应,30 分钟完成车辆清理)落实不到位,响应速度慢的问题。(4)是进一步强化路面秩序的管理。按照各企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企业按照数量标准做好路面车辆的清理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暂停路面新车的置换工作,对违规投放和未按数量标准清理的共享单车企业,直接记入“黑名单”,扣除相应的运营车辆数。每月对各家企业车辆数据进行一次核准并进行通报,超出的车辆数直接清理出市场。(5)是按照“机制创新、日常管理、总量控制、数据清理、精准运维、信用管理”的原则,加大共享单车秩序管理的力度。根据以上六点原则,细化共享单车经营服务评分表,采取百分制由市、区两级对单车企业进行评价,评价的分值作为半年动态调整的依据。按2:1的方式对前2名分配4.5万辆配额,实施区域首位激励,真正调动和推动全市共享单车管理升级。(6)是从6月份开始,指导各企业,按照“创全国文明城市、创中华第一商圈,争当全市和区域综合服务管理第一,实施首位激励”的要求,以秦淮区为试点区域,开通20个扫码单元,对未接入平台的车辆予以收缴。(7)是梳理秦淮区重点管理路段、区域,适时对单车企业的运维人员进行抽点。确立“130”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完善共享单车管理领域新的政企联动模式。严格按照人车配比和“网格化运营”的要求,将运维力量属地化,实现车辆动态配比与静态管理相结合。(8)是建立共享单车秩序管理新机制。建立各区停车中心与辖区交警大队联动执法机制,集中清拖和整治时,由交警同步开出处罚单,作为后续报废处理的依据。今后,对整治中清理的共享单车,定期公告组织报废。探索建立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保障制度,由3家企业分别制定预案,确保各项活动正常开展。(9)是加强共享单车企业综合考核。依托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由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交管局开展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服务评价工作,以年度运力调整为抓手,将企业创新管理、路面日常维护、重点目标管理、清拖违规车辆全部纳入评价体系,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运力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每年拟奖励的幅度为3万辆,对严重不合格的企业减少幅度最高为运力的60%。

    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强化管理工作:

    (1)是抓好秦淮区试点区域,对“创全国文明城市、创中华第一商圈,争当全市和区域综合服务管理第一,实施首位激励”活动做好指导帮带工作。(2)是对单车企业共享单车实行区域编码管理,江北新区、江宁区二维码编码与主城六区进行区分,限定各区域的车辆数,不得跨区运营,跨区车辆及时调度。易产生淤积的重点地段设立能存放3000辆车以上的中转点,按万分之十五的要求配齐运维人员,对重点路段实施定人定岗管理。(3)是对江北新区、江宁区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做好调研,建立符合江北新区、江宁区的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江北新区、江宁区共享单车管理水平。(4)是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共享单车监管平台的数据,对单车企业的超量车辆进行清理。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恳请您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