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6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在学校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30 15:47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田家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学校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在学校日常教育中注重加强对垃圾分类的教育引导,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8〕2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局关于南京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办法(2017-2020年)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196号)和《关于印发2018年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宁垃分办字〔2018〕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我市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2018年,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南京市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宁教体〔2018〕38号)。方案下发后,各区教育局也高度重视,成立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和分管人员,负责统一指导、检查和督促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

    2.加强教育,普及常识。在《垃圾分类读本》(小学版)之外,2019年,市教育局又安排专项经费编写了《垃圾分类读本》幼儿园版和中学版,发到全市幼儿园和中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宣传不同的垃圾分类知识。各级各类学校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与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德育工作相结合,利用宣传橱窗、板报、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联系群等阵地,采取讲座、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区教育局制作了垃圾分类倡议书发放至每个学校和学生手中,很多学校还组织了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学校开展了“积分兑换”、“垃圾变废为宝”等活动,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3.加强考核,落实推进。根据《2018年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级部门考评办法》要求,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检查考核机制。各区教育局对区内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并在全区进行通报。市教育局结合学校食品安全和卫生工作专项检查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通报各区。2018年11月,市教育局对35所学校进行了检查;2019年4月,对24所中小学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学校落实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较好。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抓好以下5方面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1.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设立垃圾集中归集点,遵循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原则,建立完善了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并与收运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同时,对于易腐垃圾和厨余垃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到“日产日清”。

    2.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加强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促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员参与。

    3.与市城管局、南京日报联合开展以“追随新时尚,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南京市青少年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推进活动。

    4.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机会开展《垃圾分类读本》的学习,鼓励学校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展“积分兑换”、“垃圾变废为宝”等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5.学校继续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教育,宣传形式要多样,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宣传不同的垃圾分类知识,从小抓起,通过不断的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实现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群体的总体目标。

    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我局将把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当成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从宣传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南京市教育局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