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妇联界别组:
贵界别组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庭院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乡村民宿建设,发展庭院经济。目前乡村民宿和庭院经济已初具规模,在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引领庭院经济发展
一是市委、市政府2019年3月印发《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宁委发﹝2019﹞15号),在市级层面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围绕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内容,在推动庭院经济的产业发展、庭院环境美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设计与安排。二是各涉农区在乡村振兴实施规划或实施方案中,从实际出发体现庭院经济发展的内涵内容,因地制宜打造形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可复制推广的多种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三是与推进乡村绿化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将发展庭院经济的需求纳入我市乡村绿化的规划中综合考虑,在进行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时适当选用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并根据不同的村落特色和村民需求采取不同的搭配方式,让树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更好发挥。
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庭院经济发展
庭院是乡村民宿组成部分和重要旅游吸引物,是提高乡村民宿品质和入住率的重要因素。去年国家发布并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旅游民宿等级划分对“环境与建筑”提出了要求,各涉农区和乡村民宿都高度重视庭院景观打造和庭院经济发展。一是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强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以20万元/社区标准下拨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同时通过公益创投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拉动更多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服务。充分利用绿色南京专项等市级财政资金,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涉农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庭院经济,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为实现“庭院靓、村民富、乡村美”做出努力。二是《南京市乡村民宿经营管理奖励扶持资金试行办法》中,在“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上线且全年入住率前10位的(含第十名),每户给予年度6万元一次性奖励。三是跟进做好服务指导。充分挖掘“小庭院”的经营潜力,因地制宜开展林果培育、林下种养殖、乡村休闲等多种模式的庭院经济,并会同区、镇街业务部门积极做好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推动村民收入多元化。鼓励各涉农区探索开展庭院经济试点项目,重点在粮食作物、花卉林木、蔬菜种植、特色手工产业、特色养殖、特色民宿等方面,试点“庭院+种养殖”、“庭院+电商”、“庭院+产旅融合”等模式的经济发展项目。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打造农产品线上直销平台,开展“宁姐”带货直播营销,邀请妇联主席、巾帼示范基地带头人当主播,培养宁姐带货网红、产品代言人,推介特色农产品。四是实施乡村“创享宁姐”计划。组织妇联执委中的农科专家、女性养殖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导师线上授课指导,“键对键”在线解决庭院经济中的技术难题。组建“云上实习”宁姐公益导师团,开展创业主题分享,吸引女性人才留在农村、扎根农村。
三、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富民增收
近年来全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市庭院经济发展,更好实现了农民增收。一是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易于种植管理的本地优良农作物,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结合乡村休闲观光旅游,让游客采摘自家种的农产品体验农家乐,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户收入。二是多种庭院经济拉长富民增收的产业链。江宁区乡伴苏家理想村的“一宅一院”民宿开设了美术培训,聚集了叮噹部落公益课堂、三吉沙画、苏太医的锦囊妙计等艺术领域的专业公益团队,在庭院内为孩子们提供艺术教学,用小小画笔点亮美丽乡村。薰衣草遇见你是以音乐为主题的乡村民宿,除了组织古筝、琵琶、钢琴学习外,还在庭院内组织了一系列的音乐文化活动,丰富游客和村民的精神生活;有的乡村民宿和烘焙课堂、艺术展相融合,在庭院组办一系列艺术展,深挖乡村生活,唤醒人们乡村情怀,让人们更加珍惜田园生活。三是在《2020年全市富民增收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机制,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片(带),推动庭院经济发展。”通过开展民宿再造公益行活动,结合涉农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风土环境的不同优势,组织设计师和专家与涉农街镇结对,对农户庭院提档升级,提供美化模式和户型参考,打造了一批乐居小院、绿色小院等特色庭院。在美化庭院的同时,推进富裕钱袋子,引领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增收致富。依托省市级巾帼示范基地,推广“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鼓励妇女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资源,开展休闲文创、手工制作、农产品销售等生产活动。全市已创建23430个各级美丽庭院、1500个市级“四美”示范庭院。
四、下步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南京市“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结合开展“乡村美·宁姐行”美丽庭院创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引领农村妇女和家庭居家就业、增收致富。选准庭院经济“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品种,依托示范巾帼农家乐、电商服务站等省市级巾帼示范基地,鼓励妇女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资源,开展休闲文创、手工制作、农产品销售、来料加工等生产活动。重点围绕江北新区特色园艺(葡萄)、江宁创意休闲(乡村旅游)、浦口苗木花卉(茶叶)、六合食味稻米(大米)、溧水精品林果(五莓)、高淳特种水产(螃蟹)、栖霞特色蔬菜(芦蒿)等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到2022年,力争全市培育“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品牌影响较大、助农增收显著”的“一村一品”特色精品村5个、专业村50个。
(二)积极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
一是针对农村妇女、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示范户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打造新型经营主体,为发展庭院经济注入新动能。加快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一村一品”提供经营主体、人才支撑。二是启动“好月嫂、妇联找”母婴护理培训计划,创响 “宁姐”品牌。开展巾帼巧手大赛,将在每年南京农业嘉年华上 设置巾帼专区,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有机结合。三是利用“农技耘”手机APP,为农村妇女和家庭发展庭院经济提供及时、点对点精准技术服务。
(三)加大政策引导
一是用好农村创业创新专项资金。在开展“乡村美·宁姐行”美丽庭院创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中,对符合条件的初始创业主体每个给予最高6000元奖补,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初始创业主体每个给予4万元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项目每个一次性补助30万元,对农村初始创业补助项目中租用场所或土地从事生产经营发生的租金,据实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创业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购置生产设备和材料产生的费用,按购置费用据实给予一次性补贴。二是推出与建设银行合作的“家家幸福安康”家庭专 享服务计划,为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妇女典型和最美家庭, 提供“幸福家”、“乡村美·宁姐行”惠农贷款服务,促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三是建立健全市区街三级公益创投机制,鼓励成立社区型基金会,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更多地资金投入到居民急需的社会服务中。
(四)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借助省休闲农业协会力量,依托“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游APP,采用网络直播车,动员500多名网红,免费开展网络直播带货,为农村创业妇女发展庭院经济搭建服务平台。动员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等文创、康养、艺术等领域专业团队,借鉴江宁区乡伴苏家理想村等成功文创经验,针对六合程桥街道唐楼社区倪庄恋山坝上草原的自然禀赋,策划恋山乡创空间,拓展乡创内涵,以庭院经济为切入口,打造恋山乡创综合体,推动村里产业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