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农工党南京市委:
贵单位关于《更大力度发展枢纽型经济、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和国际化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一)完善直连全国的米字型高快速铁路网。目前南京4条高速铁路建成运营,里程达到234公里,实现沪宁杭“一小时圈”。高快速铁路衔接6个方向,直通省内8个设区市、通达国内24个省会城市,高铁/动车全国省会城市通达率与上海、北京并列全国第1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直连全国的放射型高快速铁路网,规划形成十三线高铁联通九个方向:北京、南通、上海、杭州、安庆、武汉(6个既有方向)及黄山、青岛、西安(新增3个方向),打通前往海西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方向的高快速铁路通道。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推动南沿江城际、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开展北沿江高铁、宁宣、扬镇宁马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形成南京到设区市城市1.5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充分发挥对长江中上游、中原地区和海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强化辐射周边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两环两横八射”总体格局,连通上海、杭州、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常州、连云港、南通等9个方向,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约为521公里,密度为7.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此外,南京市域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和八车道的里程比重达到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南京作为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城市的交通功能地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南京至都市圈内主要城市直通的路网体系,提升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推进宁合高速江苏段、宁芜高速宁马段改扩建、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推进南京至滁州、南京至和县、南京至黄山、南京至盐城等高速公路前期研究,逐步强化对外通道的服务能力,实现与上海、杭州、合肥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双通道快速连通。构建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提升路网整体运输效能,有效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取得突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满载双向通航要求。新建成码头泊位9个,港口通过能力、吞吐量均跨入“2亿吨级”行列,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南京航运交易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交易平台上线运行。未来将结合新形势发展要求,重新谋划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发展龙潭海港枢纽经济区,加快把龙潭港区打造成为江海转运集疏的重点港区,强化南京港的近洋、内贸集装箱运输中转功能,加快形成长江中上游及周边地区集装箱向南京港集聚的态势。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全面建成龙潭、西坝两大公铁水联运中心,提升南京港作为江海转运主枢纽港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加快完善过江通道建设。目前,南京市长江主航道已建和在建公路、铁路、城市(轨道)类过江通道共14处(16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京市过江交通需求增加迅猛,过江交通运输需求十分旺盛。我们将继续推进南京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建宁西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4号线二期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锦文路、上元门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做好七乡河、汉中西路等过江通道项目储备,同时统筹利用复合型过江通道资源,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立体通道体系。
(五)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截止2019年底,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共174座车站(换乘站重复计算),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378公里,居全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构成覆盖全市11个市辖区的轨道交通网络,成为全国首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都市圈城际和城市轨道布局,推进宁句城际、S8南延等工程建设,推进宁滁城际北线、宁马城际、宁仪扬城际、18号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串联城区高铁站、机场、商务核心区等重要节点的穿心快轨;加快推动城市轨道建设,续建地铁1号线北延线、2号线西延、5号线、7号线、6号线、9号线一期;加快都市圈城际铁路与高快速铁路、城市轨道的融合发展,预留南京北站、中华门站、经天路站轨道交通同台换乘、同站换乘等一体化空间,提升换乘枢纽的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关于全面提升空港国际能级
近年来,机场设施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禄口国际机场已达4F级,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80万吨/年。T1航站楼的改造全面启动,禄口机场将实现T1、T2双航站楼的联合运行,全面提升机场客货运能力。航空客货运输网络加快拓展,客运航线通达国内外143个城市,其中远程洲际航线8条、国际全货机航线5条,南京邮政速递物流航空集散中心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快递集散中心。临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南京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空港枢纽建设,着力提升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加快推进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工程;适时启动三期扩建工程。重点推动禄口机场由区域枢纽机场提升为国际枢纽机场,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按国际枢纽分配航权资源,优化禄口机场国际航线航班,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错位发展,重点打造面向日韩、东南亚等亚太地区的国际中短途枢纽机场。另外加快组建本土航空公司,为禄口机场争取更多航线、航班资源。
三、关于提升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水平
近年来,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联动发展态势日渐凸显。
(一)枢纽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初步形成了客流、物流、航空制造、汽车零部件、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等产业的聚集。空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正式通关运营,南京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临港产业依附度不断提高,南京沿江区域集聚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浦口经济开发区等四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南钢、梅钢、金陵石化和扬子石化等多家大型钢铁石化企业,临水型、外向型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未来将进一步吸引临空经济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入驻,打造空港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群;积极与航空公司沟通交流,并争取新开更多国际客货运航线。
(二)海港枢纽建设初具成效。南京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一期投入使用,引进部属海事、航道、水文、通信等10家航运管理机构、省港口集团和中集凯通物流、南京银行、长江汇等23家航运相关企业。下一步将重点建设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整合全省港口运营调度资源,全面推进传统航运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工作部署,配合海关等部门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营造更加便利的通关环境,更好服务枢纽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高铁枢纽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南京南站枢纽经济区致力于打造以总部经济为内容、以楼宇经济为载体的枢纽经济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高铁枢纽经济区城市发展潜力增大,目前已确立为城市新中心。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南京南站候机楼作用,争取开通更多国际航班值机业务;着力打造高铁枢纽经济区现代服务业高地,形成辐射长三角的高端商务商贸集聚地。
感谢贵单位对南京交通事业的关心、支持与理解!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