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建议第040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更好建设完善名人故居及展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6-16 17:12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傅邦华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 “关于更好建设完善名人故居及展馆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秦淮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我区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秦淮区作为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有很多名人故居。有些名人故居已经开放利用,如李香君故居、王谢纪念馆、秦大士故居、甘熙宅第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近两年,我区积极做好名人故居的布展工作,将姚鼐故居打造成为“惜抱轩”展馆,“惜抱轩”取自姚鼐的书斋名,蕴含“惜才”,抱“不群之才”之意。该展馆是一座两进的传统中式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建于2017年。展馆第一进介绍姚鼐的生平事迹,以及钟山书院的情况,陈列钟山书院模型;中间院落左侧有一棵树龄200余年小叶黄杨树,据传为姚鼐亲手所植。树旁是一尊姚鼐先生的塑像;第二进则介绍了李鸿章、吴敬梓、陶行知等10位安徽籍名人在南京所作出的贡献和遗存情况。去年,我区还对郑和公园内的原郑和纪念馆进行布展提升改造,对外开放展示,大力宣扬郑和文化。在布展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听取郑和研究会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国际性的视野,呈现郑和从南京开始带给世界的影响以及南京的开放与包容,重点突出郑和在南京的生活轨迹和成就以及大明万国朝贡的史诗性画面。整个纪念馆以史料、图片、画作、多媒体、实物展品和动态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展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独到。

    但是在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方面,我们的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原因有:有些名人故居是文物建筑,比如童寯故居、张佩纶宅、钓鱼台192号河房等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不同于普通的住宅或商用建筑,需要严格的报批程序,而且还需要文物建筑的使用者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比如钓鱼台河房,如果要对外开放利用,需要向省文物局报批。很多名人故居产权归属比较复杂,比如,童寯故居是私人所有,张佩纶宅为海事大学所有,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并不多。对于已由政府接管的,我区正在积极推进保护利用工作,钞库街河房、棋峰试馆已经改造成特色旅游宾馆对外开放。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名人故居等标志性文物建筑的产权关系,做好保护利用。

    今年以来,秦淮区积极探索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模式,重点加强已列为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和利用工作。依据《文物保护法》、《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区情实际,积极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目前,我们正在对2017年出台的《秦淮区加强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办法》开展重新修订工作,为使新的办法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多方收集资料,积极调研论证,先后到北京市西城区、成都市青羊区等地实地学习调研、开展交流讨论。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专家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先后邀请了市文物局、市公房管理中心,会同区文旅、房产、建设等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该办法出台后,将更好地推动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为引进文化艺术名人入驻,设立大师工作室,争取更多的载体资源。

    再次感谢您对秦淮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秦淮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秦淮区人民政府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