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刘霞代表:
您提出的“优化12345的流程”的人大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政务热线工作的关心。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来电分类问题
南京市12345政务热线是市委、市政府设立的非紧急类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服务平台。从热线定位看:一是主要受理“非紧急”类政务服务事项;二是12345政务热线为服务平台,各类诉求按照职权法定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答复”的原则,派发相应承办单位进行办理、答复。
为服务我市营商环境工作,从2019年起,市12345热线平台专门设立了企业服务专席,市民在拨打12345的时候,通过语音导航从源头上将来电分为个人和企业。同时,结合我市营商环境100条和民营经济30条等文件内容,加强对涉企诉求的跟踪督办和分析研究,并实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数据,推动各职能部门更好地服务企业。
二、关于核实诉求是否属实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民生问题随之不断变化,群众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但其中也夹杂着大量超越政策法规的诉求,甚至有少部分市民长期利用政务热线谋求私利,极大地浪费行政资源。但话务员在受理市民诉求时,仅能对明显不属于热线受理范围事项进行拦截,比如涉及非南京行政区域管辖的、涉及军队管理范围等事项,对于涉及具体业务内容的,原则上由相应承办单位进一步核实、判断。
近年来,我办不断调整和完善政务热线相关考评机制,以利于热线更加科学高效运行。对各承办单位根据《南京市12345政务热线管理办法(修订)》明确为不予受理的事项,不纳入绩效考评。为确保基层单位准确理解相关规定,我办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政务热线不予受理事项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对相关条款进行逐条解读和示例,帮助承办单位厘清工作思路,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压力。
三、关于纳入市民诚信系统问题
针对您提出将一些信息纳入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议,近年来,我办也通过调研公安110、卫生12320热线和兄弟城市做法,探索建立相关机制。目前,对于将来电信息纳入自然人信用档案尚未有充足的上位法依据,而且目前包括12345政务热线在内的各类热线均难以实现实名制,因此,暂无法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下一步,我办将会同市发改委,持续关注全国各地的相关做法,探索热线服务中的诚信体系和相关机制建设,积极引导市民树立诚信理念。
市政务办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