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陶玉梅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盘扣、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盘扣也称为盘纽,或者纽结、纽绊,是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是一门种类良多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盘扣、刺绣等民间手工技艺是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目标,强基础、抓重点,不断构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格局。一是在保护制度上,制定了《“十三五”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出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管理非遗专项资金、项目认定、传承人认定、保护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二是在宣传传播上,积极开展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多渠道宣传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项目,形成促进民众了解和参与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先后开展了“手工的艺术?艺术的手工——刺绣+缂丝艺术精品展”、“与绣娘共织美景、共创未来”等主题活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非遗主会场,集中展示了南京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项目,提升市民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和热爱。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因疫情影响,我市开启了“南京非遗”官方平台,非遗展示、发布、传播、交流等功能线上呈现,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南京的非遗魅力。三是在人才培养上,积极推荐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和江苏省举办的研修研习培训班,提升传承人传承实践能力。近年来,先后推荐数名传承人参加刺绣生活用品设计与制作研修班、江苏省对口帮扶非遗创意研修班等。四是在项目和传承人认定上,注重加强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力度,“南京刺绣“和“民间布艺”已列入南京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旗袍制作技艺”2018年列入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我市还公布了南京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利于传统技艺项目有效传承。
您提出的关于对盘扣、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建议,我局将积极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传承发展。下一步,我局将充分调研盘扣、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现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研究普查认定等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教育部门合作,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总结推广非遗特色校园建设的经验做法,精心打造“南京非遗云课堂”,广大青少年可以通过线上分享,学习传统手工艺知识,感受丰富多彩的非遗乐趣。二是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市教育局在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中职或高职学历层次“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学生可以定向就业,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人才。依托相关院校专业开展传统服饰文化系列专题活动,如做盘扣、学刺绣活动,旗袍文化讲座、旗袍秀、旗袍写真等,提升职校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和技艺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有条件的院校设立“传统服装手工技艺体验中心”,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组织传承人与民众互动,持续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人才。三是注重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建设。指导保护单位完善非遗传统美术保护与传承实施计划,加大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与相关服装企业合作,建立盘扣、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大师工作室。利用南京市非遗馆、院校等阵地,举办“我是小小传承人”等主题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爱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