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以后进国际博览中心更方便了。”近日,市民周先生刚出地铁2号线元通站4号口,眼前新增的出入口就让他眼前一亮。记者了解到,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已经完工,新增通道不仅方便换乘,更便捷了市民从地下过街,进一步强化了元通商圈地下交通融合。
元通商圈是依托地铁元通站形成的河西活力带,其地下为地铁2号线与10号线的换乘站,地上四角分布着华采天地、南京国金中心(南京IFC)及待开业的德基世贸中心等,同时还包括河西中央公园、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等。然而长期以来,元通商圈地下连通度不高的问题影响着市民出行的便利度,也不利于商圈四个象限之间融合发展。
元通站共设计6个地面出入口,在IFC逛商场的市民刘小姐告诉记者,如果想顺便去马路对面的华采天地,就需要从3号口刷卡进站,再从6号口出站,这是最近的方式。如果不想刷卡,可从3号口前往2号口,穿过百米长通道进入河西大街北侧下沉式广场,再从5号口进入地铁站厅,从6号口前往华采天地地下一层,全程超过10分钟。
去年,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正式开工。项目由河西管委会出资,河西集团立项,地铁小镇公司代建。南京地铁集团所属地铁小镇公司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期项目主要在河西大街与江东中路十字路口南侧江东中路两边,其中西侧为元通站4号口及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东侧为元通站3号口和IFC商业体。“我们依托地铁2号线元通站地下一层预留空间及南侧区间3个预留出入口打造了地下过街通道。”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在3号口地下向南延伸,并在IFC南入口前开辟新通道7号口;在西侧4号口旁,新增8号口、9A、9B等3个出入口。通道全长约440米(含主通道及出入口),改造后主通道净宽约6米,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
“项目竣工投用后,市民可利用地下通道来往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和IFC商业体之间,不必再利用站厅层绕行。尤其是元通站9号口,出站即是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大门,非常方便。”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竣工验收与消防验收,正推进竣工备案,结束后将交由南京地铁运营公司负责后续运营管理。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方案,下一步还将下穿河西大街,实现元通站1号口与6号口、2号口与北侧5号口及河西中央公园的对接。这些措施将打通元通商圈地下通行瓶颈,构建立体复合的商圈慢行空间。
今年以来,南京已有多座过街设施陆续投用。例如,红山南路地下过街通道开通后,实现南京站北广场与红山森林动物园南门慢行无缝衔接;洋珠巷(三山街万象天地)地铁连接通道,则有效解决了红绿灯口人车争道问题。
事实上,南京对慢行系统早有规划。2018年审议通过的《南京市慢行(步行与自行车)系统规划》便明确提出推进“慢行+公交+轨道”三网合一,打造公交都市与活力小尺度街区,助力低碳出行。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处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出行系统,该局正开展《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及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标准》修编工作。此次修编全系统强化步行设施配置,增加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网络密度、通道宽度、集散空间及过街设施,推动“空中连廊+地面通道+地下通道”一体衔接,构建连续完整的立体步行网络。
一系列立体过街设施的落地与规划升级,将让城市风景、商业配套、公共设施与过街通道深度对接,持续完善南京的慢行网络,不断优化市民出行环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