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南京将进入主汛期。为切实做好汛期防汛应急各项工作,确保汛期隧道安全,昨日凌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城建集团隧桥公司,开展2023年城市隧道防汛排涝抢险专项演练。新晋“排水神器”“龙吸水”首次正式亮相,1小时能“喝”掉3000吨水。
此次演练模拟了“南京市主城区突发极端强降雨,鼓楼区草场门隧道出现涝水倒灌,产生的大量积水致使隧道内部受淹、行驶车辆抛锚、人员乘客受困”的场景。面对严峻险情,市城建集团隧桥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联合相关部门立即开展救援工作,成功地进行了“挡水板对隧道入口阻水挡水”“隧道、泵房及电气设备巡视巡查”“迅速排除积水”“开展隧道周边交通管制”“对被困人员开展医疗抢救”等科目的实战演练。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为迅速将隧道内积水排出,抢险人员使用了一种新型排水设备“龙吸水”。只见抢险人员遥控着一台越野摩托车大小的排水设备驶向“积水区”,按下按钮,一条粗壮的“水龙”便顺着排水管飞出,如同“龙吸水”一般将积水抽走大半。“这是目前市面上单泵排水能力最强的设备之一,整车排水量最高可达3000立方米每小时。”隧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新设备“龙吸水”,相比一体化泵车每小时200立方米的吸水量,“龙吸水”堪称“排水神器”。
除了新设备的加持,市城建集团隧桥公司近两年来还在主城内环隧道普及了防水挡板设备。为更加及时地检测隧道内的水情信息,今年该公司又在草场门隧道、和燕路隧道、北河口隧道等重点区域试点安装了积淹水检测器。一旦隧道内的水位达到一定数值,检测器就会报警提示,为抢险人员提供准确且科学的研判数据。
参加此次演练的有60人、14辆抢险车辆。为共同做好全市隧道汛期防汛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急救中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五大队、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及鼓楼区防汛抢险队等参加了联合演练。隧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积极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人员值班、巡查防守等措施,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信息
- ·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完成今年我市汛期水雨情预测分析(2023-04-27)
- ·韩立明检查调研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 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07-06)
- ·市防办发布今年汛期气候状况预测 长江秦淮河等流域或有超警洪水(2022-05-13)
- ·韩立明检查防汛抗旱和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确保河湖安澜群众安全社会安宁(2022-04-28)
- ·22条河道堤防消险工程将开工 三大应急水源主体工程年内完工(2020-09-14)
- ·南京网友(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