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第一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媒体报道
昨天上午,我市召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二“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第一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2+6+6”创新型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6个未来产业整体增速近30%,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87.77亿元,同比增长5.8%。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玉宁介绍,我市深入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同时入选首批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我市支持产业、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较去年底提升3.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4%。
其中,优势产业加速发展。上半年,我市“2+6+6”创新型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6个未来产业整体增速近30%。获批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入选国家首批、全省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重卡换电团标被国家行标吸纳采用。
郭玉宁表示,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加快壮大优质企业雁阵、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加快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以推进产业强市建设为牵引,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发展保持恢复向好态势,有效发挥了对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重要引擎作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波介绍。
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87.77亿元,同比增长5.8%,分别较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提高3.6个、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4.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9%。
立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我市近年来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链式发展。上半年,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三产融合产值实现189亿元,增长17.9%。
“我市拥有南农大、省农科院等一批有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南京国家农高区,集聚院士团队近10个、高新技术企业近60家,雄厚的科教资源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明水表示。
会上,雨花台区、溧水区及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了各自的产业特色亮点及相关举措。雨花台区表示,未来将在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万亿级产业集群格局中打造软件“名区”,用“软件+”思维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溧水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家居、储能与氢能产业,力争打造“1+3+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深入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将智能电网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核心区、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地、全要素完备的国际生态智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