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 网上调查 > 调查报告

    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26 14:40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生活半径内,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被满足。2021年10月8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全国共有30个城市(区)入选,南京榜上有名。不久后,南京市不少社区设计出台了“15分钟生活圈”指示图,方便居民的衣食住行。近日,南京市正在修订《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编制《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以打造覆盖全市域、全要素、全人群的15分钟城乡生活圈。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联合龙虎网于2022年4月18日至2022年5月18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7.2%

    B、女52.8%


    2、您的年龄:

    A、18-22岁4.5%

    B、23-35岁49.4%

    C、36-59岁42.7%

    D、60岁及以上3.4%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2.2%

    B、中专、初中4.5%

    C、大专、高中14.6%

    D、本科及以上78.7%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5.6%

    B、企业38.2%

    C、学校、研究机构10.1%

    D、政府及事业单位23.6%

    E、自主创业16.9%

    F、自由职业5.6%


    5、您目前居住在南京市哪个区:

    A、玄武区6.7%

    B、秦淮区9.0%

    C、建邺区10.1%

    D、鼓楼区12.4%

    E、栖霞区7.9%

    F、雨花台区9.0%

    G、江宁区15.7%

    H、浦口区10.1%

    I、六合区4.5%

    J、溧水区3.4%

    K、高淳区6.7%

    L、江北新区4.5%


    6、您对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了解吗?

    A、非常了解6.7%

    B、比较了解41.6%

    C、基本了解33.7%

    D、不太了解15.7%

    E、不了解2.3%


    7、您是从哪些渠道了解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多选):

    A、互联网65.2%

    B、广播电视37.1%

    C、报刊杂志32.6%

    D、学校、单位宣传25.8%

    E、社区宣传32.6%

    F、亲戚朋友同事23.6%

    G、不了解2.3%


    8、据您所知,从您居住的小区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便民服务设施有(多选):

    A、交通服务设施59.6%

    B、文体休闲设施64.0%

    C、医疗卫生设施65.2%

    D、基础教育设施55.1%

    E、商业服务设施66.3%

    F、公共安全设施37.1%

    G、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15.7%

    H、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31.5%


    9、据您所知,这些便民服务设施提供了哪些智慧化方面的服务(多选):

    A、智能结算51.7%

    B、自助售卖52.8%

    C、无接触交易53.9%

    D、网订店取(送)52.8%

    E、智能快递柜61.8%

    F、智能冷冻柜16.9%

    G、一网通办自助服务24.7%

    H、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提供购物、文体等一站式服务)20.2%


    10、在您看来,您是否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享受到了益处?

    A、是85.4%

    B、否14.6%


    11、在您看来,这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便民服务设施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数量不足61.8%

    B、种类单一58.4%

    C、距离较远39.3%

    D、品质不高40.4%

    E、设施陈旧40.4%

    F、交通不便22.5%

    G、服务水平低32.6%

    H、开放时间短9.0%


    12、就您个人而言,您认为您所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多选):

    A、便民服务设施缺少或使用不便59.6%

    B、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分布不均匀58.4%

    C、部分便民设施空间被挪用51.7%

    D、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与居民实际需求存在差异53.9%

    E、交通不通畅,出行不方便40.4%

    F、自然环境差20.2%

    G、城市面貌杂乱32.6%

    H、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缺乏21.3%


    13、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多选):

    A、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48.3%

    B、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业态功能,扩大生活圈的覆盖规模64.0%

    C、因地制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68.5%

    D、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合力推进生活圈建设工作52.8%

    E、充分利用新技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60.7%

    F、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46.1%

    G、引入专业运营商,鼓励整体规划、规范管理46.1%

    H、支持社区利用便民广场等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开展便民服务建设49.4%

    I、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42.7%


    14、就您的体验而言,您对南京市目前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方面所做工作满意吗?

    A、非常满意9.0%

    B、比较满意55.1%

    C、基本满意22.5%

    D、不太满意6.7%

    E、不满意6.7%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267人,其中男性126人(47.2%),女性141人(52.8%)。接受教育情况:210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78.7%,其余57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21.3%。年龄情况:18-22岁12人(4.5%),23-35岁132人(49.4%),36-59岁114人(42.7%),60岁及以上9人(3.4%)。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15人(5.6%),企业102人(38.2%),学校及研究机构27人(10.1%),政府及事业单位63人(23.6%),自主创业45人(16.9%),自由职业15人(5.6%)。

    此次参与调查的267人主要居住在江宁区15.7%鼓楼区12.4%建邺区10.1%浦口区10.1%秦淮区9.0%)、雨花台区9.0%等地区。他们中,82.0%的人对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一定的了解,而他们了解“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65.2%)、广播电视37.1%)、报刊杂志32.6%)、社区宣传32.6%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距离参与调查者居住的小区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便民服务设施主要有商业服务设施66.3%)、医疗卫生设施65.2%)、文体休闲设施64.0%)、交通服务设施59.6%)、基础教育设施55.1%等。这些便民服务设施提供的智慧化服务集中在智能快递柜61.8%)、无接触交易53.9%)、自助售卖52.8%)、网订店取(送)52.8%)、智能结算51.7%等方面。这些参与调查者中,85.4%的人认为自己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享受到了益处但参与调查者也认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便民服务设施存在数量不足61.8%)、种类单一58.4%)、品质不高40.4%)、设施陈旧40.4%)、距离较远39.3%等问题。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其所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便民服务设施缺少或使用不便59.6%)、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分布不均匀58.4%)、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与居民实际需求存在差异53.9%)、部分便民设施空间被挪用51.7%等。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因地制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68.5%);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业态功能,扩大生活圈的覆盖规模64.0%);充分利用新技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60.7%);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合力推进生活圈建设工作52.8%);支持社区利用便民广场等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开展便民服务建设49.4%等。对于南京市目前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方面所做工作,满意度为86.6%,其中,9.0%的人表示“非常满意”。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因地制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问需于民,找准社区居民所需、急需,不仅要建设菜市场、药店、维修点等大众需求项目,还需因地制宜,建设满足社区居民休闲、社交、娱乐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需求的项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第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业态功能,扩大生活圈的覆盖规模不断完善和优化便民服务设施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社区商业业态供给,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扩大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让居民切实感受便利、优质的服务。

    第三,充分利用新技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注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鼓励各个便民服务设施网点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网上调查: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