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 网上调查 > 调查报告

    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22 10:30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南京市近年来不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统计结果显示,南京水平总指数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联合龙虎网于2022年1月14日至2022年2月14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4.7%)

    B、女(55.3%)


    2、您的年龄:

    A、18-22岁(3.5%)

    B、23-35岁(61.2%)

    C、36-59岁(28.2%)

    D、60岁及以上(7.1%)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2.4%)

    B、中专、初中(9.4%)

    C、大专、高中(28.2%)

    D、本科及以上(60.0%)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2.4%)

    B、企业(40.0%)

    C、学校、研究机构(10.6%)

    D、政府及事业单位(24.7%)

    E、自主创业(14.1%)

    F、自由职业(8.2%)


    5、近一年,您实地到访过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多选):

    A、文化馆(站)(22.4%)

    B、图书馆(室)(57.6%)

    C、博物馆(57.6%)

    D、纪念馆(47.1%)

    E、美术馆(37.6%)

    F、城市(农家)书屋(18.8%)

    G、文体广场(25.9%)

    H、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2.4%)

    I、老年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0.6%)

    J、其他(7.1%)

    K、从未到访(5.9%)


    6、近一年,您实地到访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频率是?

    A、几乎每天到访(3.5%)

    B、经常到访(25.9%)

    C、偶尔到访(64.7%)

    D、从未到访(5.9%)


    7、就您个人而言,您到访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原因是(多选):

    A、休闲娱乐(51.8%)

    B、强身健体(27.1%)

    C、兴趣爱好(52.9%)

    D、学习技能(38.8%)

    E、交友聊天(22.4%)

    F、社区组织(16.5%)

    G、环境较好(34.1%)

    H、免费开放(30.6%)

    I、从未到访(5.9%)


    8、在您看来,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是否能够满足日常需要?

    A、完全能满足(15.3%)

    B、基本能满足(75.3%)

    C、不能满足(9.4%)


    9、据您所知,您所居住的街道社区附近是否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

    A、有(89.4%)

    B、没有(10.6%)


    10、您所在街道社区附近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举办过文化活动吗?

    A、经常举办(16.5%)

    B、有时举办(27.1%)

    C、偶尔举办(32.9%)

    D、没有举办过(12.9%)

    E、街道社区附近没有公共文化场馆(10.6%)


    11、您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举办的文化活动的(多选):

    A、社区公告栏(34.1%)

    B、专门的阅报栏、文化公告栏(28.2%)

    C、媒体报道(45.9%)

    D、微信、微博公众号(54.1%)

    E、亲朋好友告知(28.2%)

    F、其他(12.9%)


    12、就您个人而言,您比较愿意参加哪些文化活动(多选):

    A、阅读活动(31.8%)

    B、文体比赛(35.3%)

    C、文化艺术节(60.0%)

    D、文艺演出(56.5%)

    E、公益培训(38.8%)

    F、公益讲座(43.5%)

    G、特色展览(40.0%)


    13、在您看来,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足(24.7%)

    B、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差异(51.8%)

    C、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距离较远(48.2%)

    D、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利用率低(61.2%)

    E、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不匹配(40.0%)

    F、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缺乏(23.5%)

    G、文化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形式较为单一(42.4%)

    H、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信息难以获取、知晓率低(42.4%)


    14、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多选):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48.2%)

    B、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63.5%)

    C、推进流动文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56.5%)

    D、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56.5%)

    E、掌握群众需求变化,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50.6%)

    F、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36.5%)

    G、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35.3%)


    15、您对南京市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和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吗?

    A、非常满意(12.9%)

    B、比较满意(49.4%)

    C、基本满意(27.1%)

    D、不太满意(9.4%)

    E、不满意(1.2%)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255人,其中男性114人(44.7%),女性141人(55.3%)。接受教育情况:153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60.0%,其余102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40.0%。年龄情况:18-22岁9人(3.5%),23-35岁156人(61.2%),36-59岁72人(28.2%),60岁及以上18人(7.1%)。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6人(2.4%),企业102人(40.0%),学校及研究机构27人(10.6%),政府及事业单位63人(24.7%),自主创业36人(14.1%),自由职业21人(8.2%)。

    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255人近一年实地到访过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主要有:图书馆(室)(57.6%)、博物馆(57.6%)、纪念馆(47.1%)、美术馆(37.6%)、文体广场(25.9%)等。他们中,3.5%的参与调查者几乎每天到访公共文化服务场馆,25.9%的参与调查者经常到访公共文化服务场馆,64.7%的参与调查者偶尔到访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还有5.9%的参与调查者从未到访过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就参与调查者自身而言,他们到访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52.9%)、休闲娱乐(51.8%)、学习技能(38.8%)、环境较好(34.1%)、免费开放(30.6%)等。参与调查者中,15.3%的人认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完全能满足日常需要,75.3%的人认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基本能满足日常需要,9.4%的人认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不能满足日常需要。

    调查显示,89.4%的参与调查者所居住的街道社区附近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16.5%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经常举办文化活动,27.1%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有时举办文化活动,32.9%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偶尔举办文化活动。而参与调查者了解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举办文化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微信、微博公众号(54.1%),媒体报道(45.9%)和社区公告栏(34.1%)等。就参与调查者个人而言,他们比较愿意参加的文化活动主要有:文化艺术节(60.0%)、文艺演出(56.5%)、公益讲座(43.5%)、特色展览(40.0%)、公益培训(38.8%)等。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利用率低(61.2%);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差异(51.8%);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距离较远(48.2%);文化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形式较为单一(42.4%);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信息难以获取、知晓率低(42.4%)等。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63.5%);推进流动文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56.5%);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56.5%);掌握群众需求变化,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50.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48.2%)等。对于南京市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和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为89.4%,表示“非常满意”的人占12.9%。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大力引导社会化、专业化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起社会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进优质文化服务资源向家门口延伸。

    第二,推进流动文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继续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活动,把广受群众欢迎、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文化惠民的快乐,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第三,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针对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同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网上调查: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情况调查


    南京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