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处置监督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南京市最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置监督管理办法》。生活垃圾的处理涉及到南京市的市容市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南京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2019年2月12日至2019年3月12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督管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56.4%)
B、女(43.6%)
2.您的年龄:
A、18-22岁(23.4%)
B、23-35岁(43.7%)
C、36-59岁(25.5%)
D、60岁及以上(7.4%)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7.4%)
B、中专、初中(20.2%)
C、大专、高中(34.1%)
D、本科及以上(38.3%)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14.9%)
B、企业(42.6%)
C、学校、研究机构(10.6%)
D、政府及事业单位(10.6%)
E、自主创业(12.8%)
F、自由职业(6.4%)
G、其他(2.1%)
5.您在南京的居住状况?
A、长期居住在南京(48.9%)
B、短时间居住在南京(30.9%)
C、临时居住在南京(11.7%)
D、到南京来旅游(8.5%)
6.下列垃圾中哪些是生活垃圾(多选):
A、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63.8%)
B、在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66.0%)
C、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规定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44.7%)
7.您知道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置吗?
A、知道(42.6%)
B、不太清楚(37.2%)
C、不知道(20.2%)
8.在平时生活中,每天您在处置生活垃圾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吗?
A、每天都是先分类再处置(14.9%)
B、有时是先分类再处置(29.8%)
C、偶尔是先分类再处置(39.8%)
D、没有分类就处置了(25.5%)
9.在您的朋友中,是否有人每天在处置生活垃圾之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吗?
A、我知道,大多数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18.1%)
B、我知道,一部分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34.0%)
C、我知道,很少有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31.9%)
D、我还不知道有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16.0%)
10.在您居住的小区,有以下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配套的设施吗(多选)?
A、有害垃圾收集容器(40.4%)
B、餐厨垃圾收集容器(38.3%)
C、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58.5%)
D、其他垃圾收集容器(38.3%)
E、单独堆放废旧家具等大件废弃物品的地方(22.3%)
11.在您看来,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施情况如何?
A、实施情况很好,已经没有人随意处置生活垃圾(12.8%)
B、实施情况比较好,基本上已经没有人随意处置生活垃圾(23.4%)
C、实施情况一般,还是有少数人随意处置生活垃圾(16.0%)
D、实施情况不太好,有一些人还在随意处置生活垃圾(23.40%)
E、没有得到实施,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在随意处置生活垃圾(20.2%)
F、不知道(4.2%)
12.在您看来,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
A、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督、管理体系(59.6%)
B、宣传不到位,人们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淡薄(56.4%)
C、财政资金投入不够(46.8%)
D、配套设施不完善(51.1%)
E、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缺少力度(39.5%)
F、奖励政策缺少有效的激励(22.3%)
G、其他(3.2%)
13.在您看来,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监管是否需要加强?
A、非常需要(44.7%)
B、比较需要(25.5%)
C、不太需要(18.1%)
D、不需要(10.6%)
E、不知道(1.1%)
14.在您看来,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监管的关键在于(多选):
A、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62.8%)
B、坚持依法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54.3%)
C、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58.5%)
D、保障财政资金投入(52.1%)
E、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45.7%)
F、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41.5%)
G、建立生活垃圾处置应急预案(42.6%)
H、对运营单位定期进行考核评价(35.1%)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男性53人,女性41人,共计94人。其中,36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38.3%,其余58人为高中、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61.7%。年龄方面,18-22岁22人(23.4%),23-35岁41人(43.7%),36-59岁24人(25.5%),60岁及以上7人(7.4%)。其职业,在校大学生14人(14.9%),企业40人(42.6%) ,学校、研究机构10人(10.6%) ,政府及事业单位10人(10.6%) ,自主创业12人(12.8%),自由职业6人(6.4%),其他2人(2.1%)。
在参与调查的94人中,42.6%的人知道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置;37.2%不太清楚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置;20.2%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置。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生活中,只有14.9%的人每天在处置生活垃圾之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29.8%的人有时会在处置生活垃圾之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39.8%的人偶尔会在处置生活垃圾之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25.5%的人在处置生活垃圾之前不会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其进行分类。依他们对自己朋友的了解,18.1%知道朋友中大多数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34.0%的人知道一部分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31.9%的人知道很少有朋友每天处置垃圾前会先分类。在他们看来,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施情况,12.8%的人认为“实施情况很好”;23.4%的认为“实施情况比较好”;16.0%的人认为“实施情况一般”;43.60%的人认为“实施情况不太好”及“没有得到实施”。
关于应加以分类的生活垃圾。参与调查者了解最多的也是认识最清楚的是在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66.0%)和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63.8%)。在他们居住的小区,58.5%的小区配备有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40.4%的小区配备有有害垃圾收集容器;38.3%的小区配备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22.3%的小区设置了单独堆放废旧家具等大件废弃物品的地方。对于垃圾分类,70.2%的人认为必须要加强监管,这一点“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认为“不太需要”和“不需要”的只有28.7%。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督、管理体系(59.6%);第二,宣传不到位,人们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淡薄(56.4%);第三,配套设施不完善(51.1%);第四,财政资金投入不够(46.8%);第五,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缺少力度(39.5%)。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62.8%);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58.5%);坚持依法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54.3%);以及,保障财政资金投入(52.1%)。
三、建议意见:
参与调查者在强化对生活垃圾处置监督管理方面,提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的设施,确保每一个小区都能有齐备的可供垃圾分类放置的垃圾筒(箱),方便居民分别投放垃圾。
2、进一步清晰垃圾筒(箱)上标识,在现有的基础上更生动、更鲜明,方便居民识别。
3、进一步加大宣传,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更加清楚地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使分类投放垃圾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4、建立废旧品有偿回收机制和奖励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及废旧物品回收的积极性。
5、科技创新,尽快研发出适合家庭垃圾分类的简便垃圾桶或垃圾袋,使垃圾分类更方便可行性。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