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负责人黄伟清
黄伟清:尊敬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和现场的朋友们,今天是冬至,冬至是大日子,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出冬至来,它是二十四个节气当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们的节日!”南京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首先,有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老师,来跟我们介绍一下冬至,大家欢迎。
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讲述冬至以及“我们的节日”,现场配套妙“布”可言绘传统节日现场展示活动。(略)
黄伟清:感谢陶老师的介绍。南京在“我们的节日!”做了很多的活动,今天发布会邀请来了三个单位的代表,给我们简单介绍我市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的活动。第一位,请南京市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杜占军来介绍一下相关活动。
杜占军: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和现场的嘉宾,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南京市文联做的关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近年来,南京市文联非常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2014年至2016年开始市文联举办了中国六大民俗节庆活动,并在高淳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传承和节日研讨会活动。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市文联2019年主要活动计划。
1.2019年元月份举办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迎春送福活动
2019年元月,我们计划选20名画家在南京选2—3个社区,举办写春联、送字画活动,传承、丰富中国春节传统贴春联的习俗。
2.2019年春节期间举办2019“幸福中国年”——迎新传统艺术作品展
春节期间在南京美术馆举办迎新年中国山水画和灯彩作品展,计划展出200幅山水画作品并在展览现场悬挂20盏花灯,节日期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场传统艺术的盛宴,增添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3.十月份在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基地举办二十四节气研讨会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专家、南京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在校学生共同参与探讨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民俗。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探究研讨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民俗的产生与传承。
4.拟于6月份举办非遗传承进校园暨展演
将非遗文化与节气结合起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送进校园,让孩子们在过节的同时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原始特色为基准,运用当代文化内涵元素,设计有时代特征而不失传统技艺的作品,启发被教育者热爱传统、发扬传统、创新传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工艺为主体,如:剪纸、烙画、脸谱、绳结、团扇、彩绘葫芦、彩灯、风筝、面塑、衍纸、种子画、传统织绣、皮影制作、漆器雕刻、泥人。
5.计划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做成展览
以展览的形式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播到国外,初步计划到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
最后我用杜甫的一句诗来结束今天的发言,“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最后,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黄伟清:好的,谢谢杜秘书长的发言。下面有请秦淮区文化局副局长李路娣介绍秦淮区的相关活动。
李路娣:各位领导、各位朋友,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大家聊聊“我们的节日!”话题。秦淮是城市的起源地,也是江南文化和近现代工业的起源地。基于秦淮的历史禀赋,我们主要开展了三类活动。
一是持续举办品牌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秦淮灯会”,已连续举办32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灯会亮灯仪式活动,爱尔兰、智利、印度、韩国、新西兰、美国、斯里兰卡等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总领事、相关官员和来自荷兰等国灯光节组委会的代表等参加,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重点打造“文化活动四季歌”品牌,常年常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活动场次超1300场。每两年的中秋节前后,在夫子庙大成殿广场举办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今年第四届“传承与弘扬·状元杯”民间工艺技能竞赛,全市120名民间工艺高手、青少年爱好者和外国留学生齐聚一堂,分别参加灯彩、风筝、雕刻、剪纸、烙画、刺绣等三十多个技艺类别的比赛,通过现场制作和绝活展示,为古城南京、美丽秦淮奉上了一台“传承民俗、展示才艺、超越自我、弘扬国粹”的民间工艺大比拼。
二是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先后举办“匠心匠艺”秦淮非遗技艺体验展演活动、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童眼看非遗”绘画展览、“乡音金陵”曲艺保护项目成果展演等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举办“歪果仁”品秦淮、濒危项目“南京评话”恢复性成果展演、“非遗之光”非遗创意成果展演等系列活动。通过传统活动,进一步彰显古都南京魅力。
三是推进传统技艺走进校园。组织推荐24个项目100多名传承人,在考棚小学、武定新村小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市8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古琴、南京白局、秦淮灯彩、戏剧脸谱、皮影戏、烙画、绳结、面人等项目传承普及工作。开展“非遗特色校园建设”活动,按照“一校一品一特色”标准,在区域内打造了10所非遗特色校园,开创南京市非遗进校园创建特色校园阵地的先河。与南航艺术学院合作开展南京白局表演人才培训;配合市局在全市遴选 14所中小学校打造南京白局校际联盟;对南京白局市级以下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提高培训,对南京白局校际联盟的老师从板鼓的演奏技巧、曲牌曲谱的演唱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开启了非遗传承教学的新模式。
黄伟清:今天发布会现场所在地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也是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下面请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徐丽,介绍一下民俗博物馆举办的活动。
徐丽: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刚才有朋友问,台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看一下发布会现场两边装饰的布贴画,内容是二十四节气。今天在台上的孩子们,正是在做冬至的节气布贴画,这个活动叫“妙不可言画民俗”,是从2018年年初开始的。每到一个节气,我们就会请老师根据节气的特点,教孩子们制作节气相关的布贴画。通过这个活动,他们既掌握了布贴画手艺,也学习到了一些习俗知识。在座的孩子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非常感兴趣,我们也愿意搭建平台让成年人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传统民俗,了解传统节日。
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今年和明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今年完成非遗活动200多场,今年推出了二十四节气、布贴画、娃娃学非遗等活动。2019年,我们将继续在传统民俗节日期间举行大型文化惠民活动,以实现南京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展示以及文化创意产品推广的精彩融合。
最后,台上孩子们的作品完成得差不多了,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现场完成的冬至布贴画吧!(略)
黄伟清:好的,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